我國高房價已是不得不接受的事實
一般授薪階級別說買房
連租屋都快租不起了
現行的社會住宅政策 雖然可提供民眾較市價親民一點的租金
但一來名額有限 照顧範圍不夠全面
二來畢竟是只租不售 等租約到期
弱勢民眾還是只能回到高房價環境中求生存
但國宅、合宜住宅,可能又會淪為有心人士的套利產品
這樣台灣的居住問題還有解嗎?
版上的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呢?
真的 得看各人對於所謂(實踐)居住正義 指的是什麼 而定
如果指的是平抑房價
社會住宅跟這部份真的沒有什麼直接關聯
頂多是協助一般年輕購屋人短期內居住需求
但 如果指的是化解居住歧視 讓有需要的人都有可以住的地方
那麼社會住宅就是非常 甚至是最重要的實踐手段
說來說去 其實也是居住正義這四個字有點被濫用或誤解了
事實上 制度改革導正市場秩序(資訊對等透明) 也是居住正義一環
社宅 其實只是其中一項重要配套
但說來奇怪 官方就是不想真的做 每次都頂多做半套 然後又造成反效果
就如版主說的 弱勢者最後還是被迫回到一般市場
但政府就又繼續放任一般租市 只搞了一個半套的包租代管
所以類似城中城這種弱勢蝸居現象 當然繼續藏在陰暗角落
等出了公安事件 大家才會(三分鐘熱度)關注一下
一些親戚都是因以前的「國民住宅條例」而買到可以安身立命的住家「國宅」,但不知政府因何種原因,卻在104年廢止,雖然政府蓋的國宅大都差強人意,但對經濟弱勢的民眾來講,也是解決民眾的居住問題的一個方法。
一些親戚都是因以前的「國民住宅條例」而買到可以安身立命的住家「國宅」,但不知政府因何種原因,卻在104年廢止,雖然政府蓋的國宅大都差強人意,但對經濟弱勢的民眾來講,也是解決民眾的居住問題的一個方法。
馬英九主張廢除的,你去問他 哈哈哈
其實現在歐美有些國家又回頭
開始思考除了只租不售外 再重新提供買斷式國宅
另外 新加坡的方式(組屋) 也就是地上權設定 也是可考慮的做法
其實比較大的問題還是
華人(包含台灣人)太喜歡把房子當作投資商品
而政府對於居住需求這件事情(理應重視) 注重的程度也非常不足
簡單說就是 食衣住行四大需求 感覺上就是住這件事情 比較起來關注明顯不夠
再加上動不動就搞重劃搞區徵 等於是(政府)帶頭圈地(這又是另一個大問題了)
所以才會其他國家發展社宅數十年 台灣卻還在嬰兒階段 連基本的量都還湊不足
看了一些網路上的說法
社會住宅其實很多國家早就開始做了
但高房價問題在這些國家中並沒有獲得緩解
或許這可以說明 社會住宅對於高房價問題 是沒辦法根治的
不過不可否認 短期內這個政策
確實可為部分民眾提供一個喘息的空間
高房價跟居住正義其實並不是不能共存的吧?
多蓋一些只租不售的國宅讓弱勢團體去居住,有能力的依然可以去買較高檔的小豪宅,
政府的政策與其一直打房結果越打越高,還不如多蓋一點國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