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搭乘淡海輕軌後...決定以後再也不搭了..
輕軌車廂開門太慢,上車下車都要等半天才開啟,行車速度也太慢,居然還會等紅綠燈,原本騎機車10分鐘的車程,輕軌居然30分鐘..走到平面軌道時,碰見一個塑膠袋,還要等司機清除之後才能行駛,那以後馬路上任何一點小東西可能都要停下來耽擱時間,真的是名符其實的"清軌"
如此下去,保證沒多久這偉大的建設開始荒廢賠錢吧..
上車下車都要等半天才開啟......真的假的?
所以坐一趟車至少都要花一整天是嗎?
淡海輕軌的車門是不會自動開關的,要上下車得乘客自己按鈕開門才行,之前有很多人不知道要按鈕才會開門,就這樣過站了,有時候開門速度之所以慢,是因為乘客太晚按鈕所致,但這確實對乘客造成了一些不便。
另外輕軌進入新市鎮轉為平面後,路廊相對開放,受異物入侵導致狀況的情形也會比較容易發生,這早在輕軌興建期間就已經被討論很多次了,但當局似乎沒有辦法提出有效的防範方針,而且輕軌的速度本來就不會快,因此現在通車後幻想破滅都是可想而知的。
當初信誓旦旦說會解決當地交通
不過其實最後也只是匯入現有淡水線
何況 輕軌本來就是共用路權 平面段當然得等紅綠燈
所以通車後 新北市都不提通勤
而是拼命打輕軌觀光牌
可以見得輕軌本來就沒有太顯著的運輸效能
輕軌的速度真的很慢,不過對沒交通工具的人來說也是方便阿~
平常習慣台北捷運的快速又便捷,偶爾假日去坐輕軌,享受一下慢活生活,也是一種享受。
輕軌本來就是慢啊,不趕時間才會搭的東西,怎麼會有人期待跟捷運一樣快咧?
輕軌車廂比較小,速度比較慢,到了平面道路又更慢,但對平日上下班及上下課的在地居民增加便利性,但假日人潮較多,會造成不敷使用。要搭乘輕軌欣賞淡水美麗風景及每站幾米藝術裝置的遊客,建議在非假日來乘坐,這樣才能開心的享受淡水的好。
樓上有人建議非假日去搭乘,但是平日應該也不太會特地去吧,可能就是假日時候去走走可以體驗,不過時間會證明一切拉,真的不好的話,久了就會被淘汰了,主要是國人太習慣便捷的捷運了,輕軌可能還需要時間適應吧。
淡海輕軌跟捷運不同,搭淡海輕軌慢慢走一邊看風景、海景,淡水本來是觀光地區,跟雙北市區捷運速度不同,要習慣淡海輕軌跟捷運轉換。
輕軌的速度真的很慢,不過對沒交通工具的人來說也是方便阿~
在淡水沒交通工具,除了捷運,寧可選擇公車更方便,且較便宜多條路線,也不會想搭輕軌..
淡海輕軌雖然慢,但是對遊客跟上班族來說卻是一大福音.
之前聽朋友說整個速度真的很慢,還有人趁暫停時,乾脆自己把門按開下車..我看騎單車都比它快了..不知政府官員是否有搭過?怎能忍受花了大筆工程費用是這種速度?
其實淡海投入營運,加上V01紅樹林站與台北捷運間連通道開通,班距與車輛的調配還是有縮短了淡水交通上下班尖峰的時間,聽新聞說通勤旅次是有成長近40%,公共運輸定期票也穩定成長,也有帶入觀光人潮,還是值得搭乘的。
賠的都是人民納稅錢,想辦法少繳點吧,不然受傷的還是民眾 哈哈
輕軌的實用性真的不大,會經過沿途路線的人要嘛騎腳踏車或機車,要嘛也會以捷運或公車優先,可取代的方式太多完全沒優勢。
取名輕軌就是低運量的軌道交通,一般速度不會快,所以外國多是設在觀光地區,我們只是貪便宜了事,像淡海那邊,規劃那麼多的重劃區,未來人口肯定超多,光靠輕軌肯定不夠用。
我覺得除非那邊有特殊優勢可以一直引觀光人潮或上班的人
不然不賠錢就不錯了
我一直覺得淡海輕軌根本就不是用來通勤上下班,
那種慢悠悠的步調完全就不適合趕上下班,
只適合給觀光客和有閒情雅致的人搭乘,
淡水的的交通真的是硬傷,捷運到不了的地方就是不方便。
如果趕上班搭這樣的輕軌應該會傻眼吧太慢了....
是否要看看國外的輕軌遇到類似的問題該怎麼做再進行調整會比現在恰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