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正在研議導引台灣房地產走向實坪計價制度,繼雨遮和屋簷不計坪之後,這樣建商蓋房子,房屋登記剔除了公設,公設不算在坪數中,那建商增加成本,未來一般住宅大樓會不會捨棄挑高大廳、氣派車道走向傳統無門廳無休閒設施的規劃?若是有公設想必是由住戶負擔?未來管理費可能會高得嚇人吧...
不必擔心建商會負擔更高的成本,因為羊毛出在羊身上,還是採實坪制計價,包括梯廳、樓梯和電梯等公共設施虛坪的興建成本都會灌入實坪房屋單價中,所以實坪的價格會驟升,未來房價勢必漲。
唉~真的是羊毛出在羊身,消費者不需要高興太早......
房地產總是市場導向,如果有公設的建案賣的比較好,或價格會比較高,利潤能維持住,建商還是會蓋出豐富的公設,但未來如果住戶傾向低總價、低公設的案子,又政府推實坪,建商當然不會再蓋出一堆高公設的產品。
氣派大廳豪宅比較需要啦
而豪宅買家也沒再在乎差那幾萬的
建商一定都把錢灌倒實坪裡
實坪計價是讓我們可以更清楚明瞭,實際上可以完整用到的面積是多少
公設甚麼的都是附加價值,價格高低個人自行評估
挑高大廳跟實坪制的關聯應該不大吧?因為挑高的部分又沒有使用到容積,沒有用到容積,就不會有坪數的問題,所以我覺得單就挑高大廳的部分,影響應該是沒有很大啦!而且說實話,會在意大廳氣不氣派的人也不是很多。
另外就算未來公設真的不能計坪計價,業者也是灌到總價裡面啦!畢竟現在要業者完全不做休閒公設,可能性不大,因為很多建案即使公設不多,公設比也超過3成,跟有做公設的根本差不了多少,這樣反而無法吸引消費者,所以我覺得公設還是會有,但一些很難用、沒必要的設施會減少。
買房有人喜歡有氣派大廳,豪華公設,但有人偏愛總價低、實用就好,就看各人需求,建商因應消費者不同需求,就會蓋出不同的產品。
內政部的話聽聽就好啦,反正不期不待,根本就不可能作實坪制啊.......要做早就做了,別再講出來騙票啦
未來一般住宅大樓走向「樸實風」也不錯,就像日本建築也沒有很氣派的挑高大廳及公設,消費者只要考量主建物的面積與價格問題,不用在車位、公設比之間傷腦筋,比較房價、面積和建築品質更簡單。
如果只有現在的雨遮和屋簷不能登記
主要影響的應該是外觀
因為有雨遮 建築規劃就可以更多花樣(反正還可以賣錢)
反之 當然就盡量樸素囉
如果整體實坪制 影響層面當然更廣
確實有可能像板主預測
包含氣派大廳 多樣公設 可能慢慢都會消失
只剩下豪宅級產品才看得到
但話說回來
就算有氣派大廳多元公設
對居住品質真的有幫助嗎 還是只是中看不中用?
對~各人需求不同的大廳,建商會規劃對象分級不同,豪宅、社區大樓大廳不同,有錢人不會在乎小錢,只要大氣勢大廳代表真正豪宅。
版主說得沒錯,我也蠻擔心
未來管理費可能會高得嚇人,若是屋主不買單接受高額管理費,那社區的休閒設施就會開方給外人使用來增加收入減輕成本,相對的社區大樓的居住品質就變得較為複雜,感覺也不是挺好的!
沒有那些氣派大廳等公設其實也不錯,回歸簡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