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發現豪宅已逐漸改變,早年如陽明山、中山北路、安和路等都是豪宅聚落,
現在像新莊、淡水等地,原本不是一線豪宅區的地方,都有蓋創下天價的豪宅建案,連動附近區域也靠單一的豪宅案翻身..
這些建商怎麼敢在這種二線地區推出高價位的豪宅?
難道是富二代的口味跟以前差很多?豪宅不在是地段表徵?
新莊、淡水豪宅跟台北市比,價格還是差很多截。。。。
不是價格(比同區其他產品)高(很多)
不是只要坪數大
就能稱做豪宅OK?
其實要真的符合豪宅
還有很多其他條件
如基地夠大且方整
某知名豪宅開發商甚至提出
一定要有分離獨立的地下室迴車道 才算豪宅
光是要符合這一點
就得要有多少條件配合
所以 富豪口味有變嗎 恐怕否也
這類產品應該還是賣給一般多金置產族
區域地段開發成熟,整齊舒爽的環境獲得富豪青睞,有錢人買豪宅真的感覺不一樣了,建商品牌口碑與特殊,細膩的規劃設計,反而更能讓有錢人心甘情願買單~
贊成其實有很多號稱豪宅的其實根本達不到豪宅的標準,其實也就是高級一點的建案,建商想賣的貴一點才號稱是豪宅
建商開價高,即有可能僅是炒作的手段,
重新定義區域內房價天花板,後續在該區內的產品售價才有繼續走高空間
這類建案很多可能都是僅有豪宅之名,而無豪宅之實的產品,不可不察。
以前的時代是商業帶動豪宅的發展,早期人努力賺了錢,買地段買房子,豪宅都會發生在一些商業密集的地方,可是現在的二代,除了靠著父母的庇蔭,有自己的想法,屏棄傳統,追求新穎,甚至休閒公設的生活品質,你現在發現豪宅的確已經不一樣了,豪宅是跟著產業走,所以現在年輕科技的產業發展到哪裡,豪宅就會跟著到哪裡
現在是房價歷史高點,全台很多地方的新建案都創下歷史新高的開價,每個地方都富人、每個地也都有所謂的豪宅,像是桃園、新竹、台中等也都有該區域的豪宅區,但一線的天價豪宅跟富豪名人也還是一樣聚落在台北市,這跟樓主講的新莊、淡水根本搭不上、根本是兩回事,那只是創該區域的新高價而已,並不代表北市中山北路跟陽明山的富豪板塊移動到新莊、淡水......
台北市房價愈來愈高,大都是富人置產增加,其他地區跟台北市差了很多,台北市市區大都上看一坪百萬最少85萬。
應該不是富豪的口味變了,而是建商的推案使然造成的,連我們中國人的中秋節烤肉,其實都是被一個廣告所創造出來的,源頭還是一瓶醬油的廣告。
豪宅其實是建築本身的條件符合富豪的口味,畢竟真的有錢的人
要什麼就都蓋在家裡面就好,距離溫泉多遠、距離海邊多遠真的還好
我覺得大直也可以算得上樓主口中的新豪宅區吧
河岸景觀也是富豪的愛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