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歌的~寶筑君品,價位太高了吧??
 
分享:
通知
清理全部

鶯歌的~寶筑君品,價位太高了吧??

房市話題新手

在高職西街的"寶筑君品",39坪的三房一坪要賣23萬...價格合理嗎?這樣一戶含車位買下要千萬...我感覺附近不應有此行情吧?大家覺得呢?

回覆引用
原PO/樓主 已發布 : 2016-10-03 07:58
高階房市話題會員

鶯歌地區
還是可以找到”1”字頭成交的新屋產品
如樂陶陶以成屋也在高職南街附近
此外
大部份的建案多要26萬左右的價格
所以
如果要真的很便宜可能就地點就稍微往外圍去尋找

回覆引用
已發布 : 2016-10-03 08:21
 fool
高階房市話題會員

是丫 應該15~16吧
15~16還有校園景觀我一 定買
但他還校園景觀所以要賣貴

說到貴後面還有個文華居(現在改叫涵碧什麼的)
超後面的 也是講景觀
另外建材用很好
想賣18+
所以其實這邊大家都不便宜丫~
反而靠文化路一點的公園1綻、微笑日日價位都差不多

回覆引用
已發布 : 2016-10-03 10:13
 JoeC
高階房市話題會員

聽說是建材用得不錯,加上有學校景觀,所以價格比較貴,但個人認為學校景觀沒什麼加分,因為學校一大堆,並不是很特殊,而且近學校一天到晚聽鐘聲,煩都煩死,而那邊現在的行情都在1字頭,2字頭真的會下不了手。

連尖山較近市區的個案,都一推18、19萬/坪的物件可以選,更後面要賣20萬/坪以上,個人覺得不太會有人願意買單,如果是15-18萬/坪,可能還比較吸引人,畢竟在非鶯歌市區買3房帶車位還得花上千萬,有點當盤子的感覺........

回覆引用
已發布 : 2016-10-03 17:56
房市話題新手

你問的23萬是開價嗎?還是有先初步議價?

他開給我的價格是25.X萬,看來跟你的有落差!!

那邊我不考慮原因是,校園景觀真的不怎麼樣,每天聽到鐘聲就煩死了,他們的窗戶是用強化玻璃非氣密窗,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怕鶯歌高職棒球隊會有不小心打破玻璃的疑慮??

他那邊的開價真的高於其它我所問過的建案,至少高出一成,只是不知真正的成交價是落在多少?

回覆引用
已發布 : 2016-10-03 18:15
房市話題新手

1字頭的建案還是有,建議多到周邊繞繞,多看多比較。

回覆引用
已發布 : 2016-10-03 22:28
進階房市話題會員

通常都會先推出一個價錢來試探市場的水溫
附近有校區 建材中上已有基本盤了
就看看市場是否可以接受這個價位
如果賣不動應該就會修正價錢的
喜歡的話就先看屋並留下聯絡資訊
接著就等電話來議價吧!
以上是個人的經驗看法

回覆引用
已發布 : 2016-10-04 09:17
房市話題新手

它最大訴求為前後面學校(鶯歌高職、二橋國小),格局方正,有前後陽台,成交我認為18萬差不多,但是附近其他建案有的16萬就有了~~此案算是這個區域較高的價位。

回覆引用
已發布 : 2016-10-05 07:29
進階房市話題會員

我之前住過鶯歌,我覺得鶯歌不大,熱鬧方便的區段就是集中在火車站周遭,加上三鶯線,我認為要買鶯歌就買車站這附近,比較具有抗跌性,那邊的房價也不過22萬上下,此案若是要賣這麼貴,不如去買車站附近還比較好!

回覆引用
已發布 : 2016-10-07 12:15
進階房市話題會員

要買鶯歌的話,我推鳳鳴重劃區,交通方便,從國道2號大湳交流道,未來捷運三鶯線及台鐵鳳鳴站好了,生活機能都更加分,:目前桃鶯路也很成熟,而且出入要去桃園市區或大湳市區也都不遠~~

回覆引用
已發布 : 2016-10-11 15:05
進階房市話題會員

我也推鳳鳴重劃區,此區建案基地規劃的格局方整,是鶯歌少數地形平坦的重劃區,未來發展值得期待!

回覆引用
已發布 : 2016-11-04 07:48
 fool
高階房市話題會員

上面有人推鳳鳴
我覺得乾脆大湳、擴大也去看看
案子多 慢慢挑
機能都比尖山這邊好
就差個門牌
看版主有沒有一定要台北

回覆引用
已發布 : 2016-11-04 10:55
進階房市話題會員

這個建案在高職西街,靠近二橋國小及鶯歌高職,中正三路因有學校:二橋國小、尖山國中,因此形成商圈,自給自足不是問題,建材等級用得不錯,所以開價高於區域行情!

回覆引用
已發布 : 2017-04-17 23:02
進階房市話題會員

商圈生活機能OK。比較推薦A1戶,靠近高職西街詪鄰房有較大棟距,且不會西曬。較不推薦A4戶,臨近電梯不佳,且有西曬問題。

回覆引用
已發布 : 2017-04-28 13:37
進階房市話題會員

這附近好像也沒有多少空地可以蓋房子了,以住家來說環境還算不錯,有學區二橋國小離此案僅400米,步行不用3分鐘,頂樓規劃景觀健身房,戶數單純,但是價位在區域行情來說就的確貴了一些。

回覆引用
已發布 : 2017-07-03 11:44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