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北市及蔡政府都在對都更議題出利多,但是我覺得根本應該是如何讓住戶百分之百同意搬遷吧,不然到時又出現一個釘子戶,又出現抗爭事件,是不是又要重回原點了.
這世上百種人,同樣的條件真的不一定每個人都會接受,個別協商的話又會讓人覺得不公平,覺得這真的是要考驗執政者的智慧。
大巨蛋附近的公寓
一天就成交
地段不錯都更成交機率高,新屋價格接近中古屋價格,買新屋比較好能住永久,都更成功機率一半,好鄰居都更過關高,壞鄰居一直要求更多..的價值.同意都更機會不大。
請问:台北市大同区的都更進度,为何比较慢?
不能說是壞 鄰居
坦白說我自己如果有店面 或是 頂加
不會 想要更多嗎?
我會回答會~~
其實原本美意的都市更新確讓政府與建商,沒有把好的政策推展,反而聯手出擊推動的都市更新政策給蒙塵~都市更新以公共利益作為號召,但對待不願配合者卻只給了以權利變換方式參加,徵收補償,拆遷補償選項~應該要有好的配套!
我家旁邊也是都更談了很久,前前後後應該有十年了吧~之前也是有居民不搬走,最近好不容易才開始動工,都更若要成功真的要花很多時間呀~
這種東西好像也不是誰對誰不對就可以解決的,真的要看公家機關的執行力,大家都想要好又要多,但拿捏真的很難講
每個人都是想幫自己爭取最好的利益,然後每個住戶的價值觀又不一樣,有的一樓住戶就是覺得自己的店面無價,法令要怎麼周全根本是一個大難題,釘子戶釘子戶,釘子戶到底是有理還是無理,有時候我們不是當事者,很難從新聞報導就去判斷的。
釘子戶確實是近乎無解的難題,加上我國一旦有強拆的舉動跟念頭,很容易被貼上專制獨裁的標籤,每戶人家不願意搬的理由又千奇百怪(如龍腦戶)。所以要整合整個社區一起都更真的相當曠日費時。
但以常理來說,多數都更卡關的原因,往往正是因為人性的貪婪,也就是希望自己的老房子能透過都更增值甚至有更大的空間。加上在與鄰居比較之下,要兼顧公平和都更應有的公益效能,就成了政府施政的難題。若要改善此亂象,恐怕要將既有現狀整個翻盤重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