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網站上的陳館長講到段,說打房只會影響到那5%人的經濟,那5%就是財團、大地主、民代...
所以政府還是要盡量打房嗎?
這樣我們才有便宜撿到的空間?是否這樣才會提升經濟?
大家都講打房
但恐怕得先要定義一下 "打"法是什麼
說實話 要如對岸那樣
祭出限購令 規定哪些人不能買
或是規定一定要拿出多少頭期款
只能貸多少成數 才算是真打
以這樣的標準 過去台灣只有央行信用管制 算是打
其它都只是改(良)制度
回到打房 如果按照上頭(對岸)的定義和做法
絕對是每個可能購屋的人都會受影響
至於館長口中的打房
正確說應該是稅制改革(不是打)
也就是多課多屋 囤屋者 及地主的(持有)稅
這樣 只影響百分之五的說法才可能成立
以為可以打到房價打到投資客打到房東,結果最後發現還是打到小老百姓。
對真正的有錢人來說只會讓他們買更多。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習慣想對策的一定不是小老百姓
經常在想對策的就是那5%的人啊
房價不可能滿足所有人,既得利益者希望房價漲,沒買房子的希望房價跌,已經不可能達到平衡
關於打房,簡單來說,就是有房的人都不希望政府打房,因為房價要漲自己的資產才會上漲,基於利益考量下,多數人的確不希望打房:但對沒有房子的人來說,打房是絕對必要的舉動,不然無產階級永遠無法晉升為有產階級,所以立場相背,對打房議題反應也就會有不同,因此很難有兩全齊美的作法
看見網站上的陳館長講到段,說打房只會影響到那5%人的經濟,那5%就是財團、大地主、民代...
所以政府還是要盡量打房嗎?
這樣我們才有便宜撿到的空間?是否這樣才會提升經濟?
想太多......「打房」只是政治或選舉的言語,你以為那5%那麼好打喔、你以為打真的喔......
還提升經濟咧......若真讓你等到一堆便宜的房子可以撿了......那表示台灣的經濟也已經垮了......
打房是政治口號,而是讓投資客暫時,未來買的真多,資金雄厚的人不會擔心損失,而是長期持有資產增加價值,以往打房後小跌一樣漲,看地段不同價值。
政客的話聽聽就好,真的敢去動那5%的又有幾個?
打房只是說說而已的吧?
實際上一點作為都沒有
重點是台灣房價居高不下,年輕人對買房已感到絕望。
5%內大部分都是跟政府有官商勾結或是黨內幹部,中央政府哪敢得罪。
口號啦...現在不就說沒必要了嗎
政府不敢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