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內政部首推防災型都更8處示範地點,我看都在市區,不僅這8個示範區,其他許多一般型都更建商也都集中在市區做,外縣市老舊房子也有一堆,為什麼都更反而較少?政府都更的目的,不就是希望整理市容嗎?才會有一些都更補助及獎勵等等,為何都集中挑選在市區?
個人是覺得因為
買屋還是看地段
台北市的精華地算是賣一塊少一塊
雖然台北市的房價高的驚人
但畢竟天龍國是全台的經濟及政府中心
商業及居住的福利
都是全國NO.1
建商也知這點只好和地主談條件
但也因為這樣
規劃出來的產品有時會被地主所左右
甚至出現與市場需求不同的規劃
沒辦法
因為地是人家的!!!
根據專家的說法是說台北盆地的土質像果凍一樣,鬆軟且液化嚴重,所以推動防災型都更,台北市區是首要之務,因為屋齡30年以上的建物很多,而且耐震係數低,建築安全較迫切!
當然蓋市區啊 不然郊區合建案利潤不高 誰要去 你去嗎??
因為多數建商都想到台北市中心推案,但台北市已沒有素地,但卻有高達十九萬戶、約占四成的三十年以上老建築,想我祖母家就是這樣,雖住北市,但並非有錢的新住民,因此建商會透過都更來搶地,不知道長期住在北市的老居民,要注意建商會有什麼伎倆?
聽友人說現行法令規定,祇要一人以上具有產權的居民就可以「自行畫定都更範圍」,所以建商普遍的都更手法是,都更公司或建商看中一塊區域,去買下一戶住宅或私人道路地,再以住戶的身分去申請都更,文林苑王家就是這樣,建商可以說是劃地為王!
市區土地價值高,建案都更後跟附近新屋房價差不多,房屋增加不少增值,唉~讓人買不起了。
原因只有一個字 MONEY!
基本上 台灣的都更 政府(便宜行事)希望用建商參與的方式為主
因此建商參與一定要有足夠誘因才可能成立
因此相關條例其實80幾年就通過
但初期推不動 因為當時房價在跌
未來房價不看好之下 誰要(敢)玩都更?
後來可好了 SARS後房市大翻轉
之後幾年快速開發 市區土地奇貨可居
所以除了重劃區外 都市更新就變成建商新寵
因為未來房價看漲啊 現在參與雖然可能耗費時間成本
整合上可能也得費點力
但想想未來增值空間大 當然還是撩下去
所以囉 單價較高 未來比較可能漲多的市區
當然就是主推都更的戰場
誰管你是不是真的有更新的急迫性(這就是政府卸責的結果)
當然誰也沒想到文林苑事件會鬧成那番田地
還爆發的條例部分條文違憲 建商的都更熱才嘎然而止
所以 版主的命題錯了
是在相對高價區 而不是市區
想想 萬華大同老社區也是市區啊 更新急迫性更高
但看看 都更案就是弄不起來
因為即便可能有價格上漲空間 但整合難度太高 建商掐指一算還是划不來
同理 中南部更別想了
就有所謂專家說 房屋單價沒有30萬/坪以上的 都更推不動
或是房價未來不看漲或看跌的 都更也會推不動,,,
都更案件多集中在大安區與中正區,送審案件已達上百件,因為都更整合的難度高,在營建成本相同下,建商寧願選擇房價高的大安區與中正區,利潤才會高,真正老舊的非市中心,因為房價較低利潤較差,自然不是建商與政府合作的主力。
對建商來說,都更的確是無本生意,最大的風險是協調住戶的時間成本,最怕談不成,心血白費,一旦順利進行,交給建經公司信託,所有營建成本都來自於銀行貸款,最後賣房子,建商還能賺錢。
對建商來說,都更的確是無本生意,最大的風險是協調住戶的時間成本,最怕談不成,心血白費,一旦順利進行,交給建經公司信託,所有營建成本都來自於銀行貸款,最後賣房子,建商還能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