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BOT的地方,就有許多的商場百貨及人潮,這樣是不是對房市較好?許多建商搶著標,得標的廠商是不是都會賺?建設BOT對市民真的好嗎?
單是靠公共建設本身的營運,一般是無法回收當初得標廠商的投資成本,因此,為了提高投資人的誘因,會讓投資人在公共建設旁邊設置較賺錢的收益,也就是開商場及百貨,帶動人潮及錢潮,自然旁邊的房價就會高,對附近的投資客及自有資產者的確很有利,對住家而言,住在BOT附近其實也相當方便,只是房價高了,對想買房子的自住客來說,壓力增加,自然較不利!
因為政府預算有限效率不彰,BOT案的觀念主要是希望政府能花最少的錢,結合民間的資金和效率推動公共建設,但我們的BOT案卻是狀況連連,以致週邊土地的開發更是一延再延,無論是哪個BOT案幾乎都避免不了政治風險,有的是行政官員更替後繼任者不願為前任背書,有的是廠商被畫上政治色彩,從台灣幾件大型BOT案的失敗案例來看,政治的確是最大的風險,企業還是不碰為妙~這樣狀況不會好到哪兒去!
以目前看來大多都是對建商有利吧
民眾還是買不起
如果政府真的是有心做事的話,我相信結果都會不錯,反之就像最近的大巨蛋囉
也要看看是什麼型態的BOT案,如果是殯葬園區或環保園區,就不會有帶來人潮商機的發展,企業也提不起興致,所以回到根本來說,企業有興趣BOT案,條件本來就不錯,否則假如在台東海端搞個大規模商場BOT,我想也是以流標收場。
而這些受到業者青睞的BOT案,周邊地區基礎條件本就出色,就算沒有BOT拉抬,房市也多往正面發展,所以我不認為房市向上是BOT的功勞;至於業者會不會賺,如果單就公共工程營運來說,要賺的機會很小,但若把衍生的房地產利益算進去,那不會賺的業者就是自己笨了,而在政府對BOT態度曖昧不明的情況下,很難說這樣的情況是好是壞,只是千萬別有弊案產生,否則就會像現在的案例一樣,明明是一件好事卻搞得屎流。
看到現在大巨蛋的下場,之後對政府的BOT案,投標廠商可能要引以為鑑。所為民不於官鬥,人民似乎也鬥不過反覆無常的政府
政府推BOT案對房市是否有利,有部份BOT案偷工減料,對施工品質令人憂慮,每四年選舉後政府換市長,新市長對BOT案疑問需要重新查核,整個工程暫時施工進度落後。
政府委外的BOT,立意說是「提升公共服務水準,加速社會經濟發展,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但是..其實就是缺錢~找錢~然後什麼都不用管..
撇開BOT 政府投資任何公共建設
讓區域機能變好
對該區房市(價)當然有正面助益
回到BOT 原始精神是引進民間資金一起參與公建
代價則是給予適當誘因或獲利
但現在問題是 歷來的BOT 政府最後都讓利讓很大
大到 儘管就法律(合約)上是合法的
但從情從理來看都不對
簡單說就像是清朝末年清廷跟列強簽的不平等條約一樣
合法沒錯 但是隨便怎樣看就是有問題
很簡單 看看日X生簽的那個京站就一目瞭然
明明應該是轉運站怎變成商場占大多數
結果巴士出入因此犧牲 變成要從路比較窄的市民大道出入?
不用去學交通運管都知道要設在比較寬的承德路啊??
好好的制度被不肖政客和少數惡質財團玩爛
說實話 BOT早就變成票房毒藥了
對房市有利? 恐怕只對那些簽約廠商 或是中飽私囊的政客有利吧
其他通通都是輸家
政府想推動BOT,不僅讓公共建設落實,讓政府減輕經費壓力,不用舉債度日,是絕對有利的,不然政府缺錢只好收更重的稅,對人民不會是好事,尤其,當有一天公共建設不交給「民營」,政府自己經營,相信大家都體會過政府官員的服務水準。
BOT 由政府規劃的公共工程建設方案 , 再交給民間來投資興建並於經營一定的時間後 , 再移轉由國家接手經營的一種政府與民間的合作模式 . 政府藉由民間的資金來興建公共工程 , 減輕政府的財政壓力 . 而民間的投資更能由此獲利 . 讓政府與民間都能雙贏 .但是到目前來看好像市民沒感受到好處.反到是建商與參與的官員得到更多的好處.
正常政府推動bot是為了促進人潮,不管是商場還是公共建設目的都是為了給民眾使用與消費,而房市也是看人口集中,人口越集中需求越大當然相對房市也會好,正式正面的狀況。
BOT是政府跟民間合作公共建設.政府根據民間他們的工程計畫、施工能力、營運計畫、經營能力、財務計畫,以及他們與銀行團的融資合約,來決定是否授與BOT的特許權.但前提是要互惠.不然真就像樓上說的做到最後就成遠雄那樣可能停擺大家都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