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北的陶朱隱園到竹北的若山,一種垂直森林的概念,有何不同呢?
現代的都會人太可憐了,因為房價高土地少,都變成鳥籠的環境,於是建築師發想出綠意建築、農場建築、甚至森林建築,就是將綠能真正的帶入居家生活中,除了節能減碳,也讓環境保有舒適減壓的生活。
雞蛋樹個人很愛說~
森林大樓增加綠化,對景觀有特別的清爽,不像都市水泥冷冰冰的,森林大樓有特色,跟別大樓差異很大,現代人對環保意識增加。
畢竟住家與森林還是大大不同,住家可以種幾盆自己喜歡漂亮的盆栽欣賞,綠意盎然舒適漂亮……若在家裡種植大樹,不管是維護整理都是件麻煩事啊……不見得很好~
這幾年建築界很流行
這個所謂的垂直森林
但感覺上就是
人類消滅了太多綠地(叢林雨林)
所以只好在水泥叢林中種一些回來
但說實話 根本不可能真正取代森林
所以不過是人類自己爽的
而且 如果社區中自掃門前雪的人是多數時
這類規劃到最後經常會變成無實質
綠建築其實也是一樣
生處在鋼筋水泥的大廈環境裡,有綠意盎然的感覺,一定是舒服許多阿,不過我聯想到蚊蟲問題....
「垂直森林」的概念具有降溫、防風、遮蔽陽光、減少噪音、隔絕落塵、製造芬多精、提高含氧量等功效,只是在大樓植栽,樹木根系的生長會可能存在安全隱患。
看著很炫、很舒爽啊,但只要住個幾年就知道痛苦了,維護很麻煩啊,如果有幾戶不想種、有幾戶想種,那種整齊性就沒了,到時候還會漂亮嗎?
綠意建築就像公共設施如游泳池,健身房等都須維護.大樓管委會若不健全很難維持.
綠建築夏天會舒適很多,跟信義區的陶朱隱園有點像,只是這維護費用應該不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