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業規劃幾千戶的造鎮大案,要花很多費用和時間,不但規模大,想必銷售壓力也很大,不知為何建商會想造鎮?有沒有造鎮失敗變成蚊子住宅的?
三芝北海岸那邊,有看過有一大批房子空空的,整個大社區,只有一戶有在住,非常佩服那戶人家...這種就很失敗
這要看你造鎮案失敗的定義是什麼,是指沒人去住,還是只房價凍漲,基本上造鎮案量體龐大,可塑性強,規劃得宜的話,社區內便可滿足基本生活機能,而且還有公設多元,社區規劃均質等優點,但造鎮案量體大,產品不具稀有性,會有不易轉手的問題;而且交通是造鎮案的成敗關鍵,畢竟市區要找到大基地造鎮不容易,所以這類建案多位於郊區,如果交通機能沒有培養起來,就很難達到預期的目標,像新店安坑的許多山坡社區,住的人是不少,但出入交通不便,現在中古屋價格也還在1字頭,20年來幾乎沒啥波動;而三芝的大型建案就更慘淡了,像「熱帶嶼」、「佛朗明哥」等,現在少見人煙,房價不只沒保值還慘跌,就真的算失敗了。
基隆山海觀應該也是屬於造鎮案吧~戶數很多,可是交通並不方便入住率好像也並不是很多,造鎮案能不能成功多半要看該地區能夠發展到什麼程度,失敗的原因都是交通不便,生活機能不足!現在的造鎮個案則在「離塵不離城」的地點,也就是基地在綠意較多的市郊交接處,但在短短的路程中就能到達學校,商店,金融等生活機能便利市區。
Spencer大大說的在三芝那邊一堆空屋,就是長的像飛碟造型的房屋,應該就是失敗的,不過建商會造鎮的地方通常都是很偏僻的荒蕪之地,成本低廉,把著些荒涼之地加以整理,能成為日進斗金帶動發展也是相當不錯!
我覺得淡水新市鎮就不是很成功,原先規劃享容納30萬人,淡水哪來這麼多人,要靠北市外地移入,但是距離台北市太遠,交通又不順,就算有捷運也沒用,因為到台北市要搭上20幾站…
建商造鎮 成功?
成功的定應是啥?
是完銷? 還是開發完成後真的像建商所稱
許多建設開發都到位?創造商機 生活機能及增值?
如果是完銷 其實難度還是不低
而且其實還要看大環境
如果是建設開發
則還是要看公部門臉色吧?
樓上已經有基隆北海岸造鎮的失敗例子
其實臨近的新店安坑山坡邊也有不少這種社區
看起來好像算是成功
但是安坑的連外動線受限 腹地不足
其實是不適合出現這種大型社區的
在我看來 造鎮社區要真的成功變成宜居社區 難度真的不低
Spencer大大說的在三芝那邊一堆空屋,就是長的像飛碟造型的房屋,應該就是失敗的,不過建商會造鎮的地方通常都是很偏僻的荒蕪之地,成本低廉,把著些荒涼之地加以整理,能成為日進斗金帶動發展也是相當不錯!
我不是說三芝飛碟屋,三芝飛碟屋本來只是一個度假飯店的開發案
..蓋到一半遇到石油危機周轉不靈半路停工
規模大小還算不上是造鎮..
一棟叫大樓,好幾棟變社區,好幾個社區就稱為鎮,要作到造鎮需要大量成本,而成本大..建商的風險自然高,不見得都能成功~~~當然像X雄擁有雄厚的成本及早期低價取得的土地存貨,加上懂得壓榨下包,以及捐地節稅換來更多公設土地..成功機會就比較大吧...
沒成功的很多阿..可能建商興建時沒想到吧..記得基隆曾有東帝士的一個造鎮案,但現在已經廢棄了,還有龍潭的渴望園區,剛開始塑造原本很高級,結果現在也不怎麼樣吧,推了一堆件案,似乎銷售不理想,未來可能也不如當初的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