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新聞,台北市建管處為遏止工業住宅對消費者不實,將原本乏30萬增加依個案違規樓層數,「加重累計」一層一罰,重罰建商,這樣建商還會敢再推工業住宅嗎?
有人買就有人賣,工業住宅相對一般住宅價格便宜很多,我覺得建商還是會鑽法律漏洞,但可能行銷手法就會比較低調一點
同意樓上
只要有貪便宜的消費者
就一定有建商會鋌而走險
正所謂 殺頭的生意也有人做
所以有官員說這是共犯結構
這點是沒錯
只不過相關查核也要更積極
不能一直只是等人檢舉舉報
畢竟如果是辦公室或事務所
到晚上還整個燈火通明
或是公設美輪美奐 不也很奇怪嗎
要不然就是要求捐地變更
建商有鑽錢者麼不會推!!!!
正本之源應該引導建商將土地變更
變更除捐地作公共空間外
也不會違法
住宅價格好很多
會賠錢?
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就算政府開罰,原本各樓層應依都市設計決議將公共廁所等設備空間集中設置於公共空間,防杜變更供作住宅使用,但許多建商都在得到使用執照後,蓄意二次施工,將「公共空間」違規裝修、擅自變更,我不相信政府官員有這麼勤勞一一查核,除非有人檢舉!
經常聽見「工業用地」有甲種、乙種..,不知有缺別?買來當住家有何缺點!
「工業用地」至少可以區分為甲種、乙種、丁種等工業用地,
甲種:屬於重污染建築用地。
乙種:都市計畫內之輕污染建築用地。
丁種:都市計劃外之輕污染建築用地。
到現在也只罰而已
就當成本的一部分
我看如果拆掉才有可能遏止...
雖然建商推工業住宅,會引起許多弊端,畢竟在房價高漲下,對小老百姓而言,是比較能選擇較便宜的住宅!
一般民眾由於不夠深入的了解,加上其他建商銷售人員故意或不懂裝懂或是訓練不足,容易讓人誤以為是不是工業用地沒關係、沒有分別,其實工業用地對消費者拿來作住家,對環境健康就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