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房子 不敢室內坪 賣 是什麼原因呢?
國外都是講 室內坪 一坪多少
台灣都是講虛 含公設
是因為政府單位再計算 方式導致不能像國外一樣嗎?
如果真的用室內坪計價
單價可能會再漲4成吧
其實現在公設坪數
陽台雨遮坪數都有規定要列清楚了
要買之前自己也可以算清楚再決定
用權狀坪數,把公設加進去由使者負擔,這樣建商省很大..尤其銷售單價(較低)也比較漂亮好賣..這就是台灣商人的聰明~~
這不是 列不清楚 跟列不清楚的問題
買房子, 什麼都不清不楚,還得了?
台灣 買房 都是講虛坪
我的意思很難懂嗎....
如果以實坪計價,那些公共設施如泳池、健身房、電梯等等建商不可能自行吸收,每坪單價肯定高於現在的虛坪計價。
也不是不敢,主要就是當初沒有分別出來,
以前房子公設較設,幾乎都是室內。後來
有建築法,有公設比例(安全考量),所以
有免計容積,我覺得就是順水推船下去賣了。
照理說室內、外的價格不應該一樣才對。
現在要改回來,也不容易,還是會把價分到室內坪上。
改用室內坪來賣,公設加入室內坪價格提高不少,看起來比較貴,改來改去沒有影響房子價格一樣貴,購屋客大都看地段價格比一般地段較高。
改實坪賣 大家不能偷斤減兩很不方便吧XDDDDD 而且實價會嚇到很多人 不然用實價來計算多方便啊 如果辦個公投 應該大多數的人都會贊成用實價賣吧
簡單講,就是牽涉廣大的民間利益跟政治利益跟歷史共業...
政府要是改制,建商早期取得土地成本就拉高,蓋房子無利可圖
那政府不敢動的原因也是選票因素
再來若排除選票因素修法成功,多數的中古屋主也會反彈,因為這樣中古屋總體房價價值下跌,你早早買的房子突然價格跌三成,應該沒人會接受
那如果只限定未來預售屋跟新成屋實坪賣,往後大家都只想買新房子
中古屋的價格一樣照市場機制下跌,一樣會惹民怨,族群對換罷了